Saturday, September 29, 2007

檳城匆匆來去

原來乘著兄弟結婚,打算到檳城度過4天3夜,詎料臨時有個本報活動,搞到行程改成2天1夜,原來打算找一些朋友出來喝茶大炮,結果行程已經大變動。

還記得上一次到檳城是在2005年7月,恰好2年。所以當我緩緩駕車經過正在進行工程的檳威大橋,心裡竟然有一種回家的怯生感覺,也許,在這裡的8年歲月,我已不自覺地,將自己定格為檳城的一份子了。

從馬口到檳城,駕車耗時整整8小時,直到下午3時抵步,馬上被一頭妖怪捉上浮羅山背吃叻沙,一來一回,加上本身已經感覺身體不對勁,結果在當天晚上的禮宴中,開始感覺不舒服,竟然要感冒發燒,所幸晚上吃了兩粒班納多,睡個大覺,身體就痊癒了。

在檳城的8年之間,我在檳城各處都留下了許多腳步和回憶,這次回去的第一眼印象,是感覺高樓大廈多了,車輛也多了,原來2002年離開後,闊別5年,東方花園給我的印象,慢慢開始褪色,我已經慢慢成為過客了。

Friday, September 28, 2007

因為我們是兄弟


9月22日及23日,我特地從馬口趕返檳城,赴一個好兄弟金明的婚禮,見證他從一名叔叔輩的王老五,從此做了老襯。

他是我從於1997年踏進報界時,第一個室友。當時兩個男人,一起窩在4條路店屋的頭房內,就這樣過了將近3年的歲月,從來沒有爭吵,沒有鬧意見,一個動作,就可以看出對方的願意,這就是男人兄弟之間的默契和相處方式。

2002年9月,我離開北馬南下, 他在不久後也跟著我南下的腳步,離開北馬,到吉隆坡去發展。2005年,他又回到檳城這個地方去。

從2002年9月至今,我從關丹 ,到芙蓉,如今再調到森州東部的馬口辦事處,我與他還是保持著以前那一種濃濃的兄弟情。 不常聯系,但是很多事情都不用細說,大家也明暸。

所以當他通知我,將在9月和女友成婚時,我可沒有任何理由,馬上決定,再忙也要趕回檳城,參與他的婚禮,給他獻上祝福,因為我們是兄弟。

晚宴上,許多光明的舊同事都很納悶,為何我們倆會認識,為何金明會邀請我出席婚宴?

我的答案就是那麼一句話:沒有甚麼,因為我們是兄弟。


Wednesday, September 19, 2007

怕怕!!

自從升格為有車人士後,一般出外都是自行驅車,主要是因為方便,時間由自己控制。

這次下新加坡,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之下 ,惟恐到了新山迷路,而且想不到地方安置我的小車,又怕失竊,所以我決定搭長途巴士來回。

前往新加坡的路途並沒有問題,問題是出在回程中。當時我是乘坐一間國內知名的長途巴士公司的班車,從新山出發,馬口下車。

詎料,這段回程的旅途,卻成為我近年來最難忘的回憶。

當記者這麼多年,也寫過不少長途巴士肇禍的新聞,但是這次也親身體驗到長途巴士司機魯莽駕駛的態度。

從新山到馬口約是5個多小時的車程,過程中,我感覺整輛巴士經常不停搖晃,許多本來打算睡一睡的搭客都搖醒了。

過程中,司機曾經數次企圖超車,但是當巴士超到一半時,看到迎面車道有車駛來,馬上緊急煞車,讓巴士又鑽回該交通工具的後面。

這種情連連況重覆好幾次,嚇得整輛巴士的搭客,都不敢睡了,全部驚醒了,相信許多人心裡不停祈禱,千萬不好出事。

這5個小時的車程真不好捱,直到晚上9時,當大家看到巴士公共巴士站的燈光時,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,當雙腳踏上大地時,心裡更是踏實。

我心裡說,下一次出門,還是自己駕車好一點,最少不會比這種危險駕駛的情況更危險。

Wednesday, September 12, 2007

入營記


平常難得一見的阿帕奇直升機。


平時守衛森嚴的軍營,好像變成嘉年華會了。
9月3日,我在新加坡入營了!


別驚訝,不是服兵役,也不是國民服務,只是這一天,正逢新加坡陸軍三年一度的開放日及家庭日,所以我在一名新國友人率領之下,進入平時守衛森嚴的新加坡陸軍營內參觀。

當我坐著當局準備的巴士進入展覽地點時,第一個感覺是,這裡好像辦著一場嘉年華會,平時看來臉無表情的軍人們,今日都變成了稱職的解說員,帶著好奇的公眾,到處參觀。


一向來沒有以甚麼軍事常識的我 ,好像進入了大觀園內,望著展放在桌上的新奇武器,感覺神奇,過後回頭張望身邊的人群,大家的神情都和我一樣。

但是我們只是在營裡逗留了數小時而已,所以仍然意猶未盡。希望三年過後,還有機會再來。

Thursday, September 06, 2007

鬧市中的塑像


孩子跳下清澈的河流中嬉水,這是當年隨處可見的情景。


華人善於經商不用置疑。


這組塑像中有些人還留著清朝時的辮子。


新加坡是一個典型的大都會,走在萊佛士大道以及金融商業中心附近,抬頭張望,會發覺視野是被高樓大廈遮蓋了。

如果仔細留心,大家都會發覺,在車牛水附近的新加坡河畔,有好幾組塑像,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一些華巫印苦力在向外國人學習如果做生意的塑像。

姑且不說這些塑像的造型,因為我的藝術細胞並不多,但是換個角度而言, 這些情形,就是描寫著當年新加坡各族人民,如何從一個殖民地政府的統治之下,苦若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。

它也可說赤裸裸地告訴每一個路過的人一個訊息:我們就是在這種模式之下熬出來的,不會讓人感覺有任何粉飾太平,有意無意將過去掃進地毯下。

新國之旅


9月1日至3日,我終於踏足於大馬南端,一水相隔的新加坡。這麼多年來,我曾經去過台灣、香港、泰國、澳門,甚至印尼,偏偏就是不曾去過新加坡,所以常被老妹嘲笑,去遠不到近的。

這次我是以個人身份,參與新加坡聯合早報的通訊員組織成立25週年典禮,也可說是難得的經驗。在新加坡友人國輝的接受安排之下,度過了這三天。

未踏足新國之前,常聽說人說,這個小島並沒有甚麼好玩,一眼望去都是高樓大廈,車多人多,諸多限制。

對我而言,每一個都市,都有其不同成長的生命力,如果我們只是以單一眼光,或是相同的準繩,去衡量每個都市,肯定會有所不同。

比起許多國家,新加坡只是彈丸小島,沒有天然資源,但是以旅客眼光去觀察,這裡雖然缺少許多基本條件,但是卻管理得很好,環境清潔是讓人的第一個感覺。
這一個旅程,有很多小故事,接下來會陸續上載。